【东河南】今年的桑果盈枝,不要再错过
又是一年桑果盈枝的时候。
桑果,也有写作桑葚,桑椹子的,俗称桑叶果。盛春五月,端午前后,成熟了的果实,向世人展现出它多彩的原色,桑果的个儿不是太大,长大约有一厘米多一点,粗细就如孩儿的手指,没有成熟的桑果的颜色是青绿的,熟透了的桑果就是那种透着亮的紫黑色。
每到一年桑果成熟季,紫红色宝石般的果实挂满枝头,让正在上学的孩子们记挂不已,千方百计偷个空儿,必需得钻进桑树林大吃特吃一阵才行。现在想来,都是掉眼泪的美好回忆。
前几天在集市上看到有卖桑果的老太太,倒是全紫的桑葚,只是少了那份甘甜,没有那股乡味。原本以为,今年又要与桑葚错过了...没想到,在这里,在东河南,记忆中的桑树园就这样不期而遇!
该是怎样的惊喜!在东河南民俗旅游度假村的大牌子下面,只一眼,便认出了长在路边的、三两棵绿葱葱的桑树。有村民正在田间劳作,我们隔着沟渠,冲着嗓门喊话,一股兴奋劲毫不掩饰。村民见我们想摘桑葚,什么也没多问,指路让我们绕道从门口过去,后来才知这里是不要我们钱的,任何人来都是免费吃、免费摘。在这里,被压抑着的“野性”很自然地释放出来,纯真和自然才是最好的表达。
这里的桑树每年都会剪枝,并不甚粗大,一般的孩子轻易便能够到,大人反而要猫着腰摘了。起先的桑果,青红色的居多,顺着桑树空隙钻进去,才有紫红的、全紫的。摘一个放进嘴里,一嚼,甜甜的,暗红色的浆汁溢出,顿时唇齿生香。轮番往嘴里送,全不顾紫色的汁水染了领子袖子。还记得,小时候为了摘一次桑果,会钻进去几里数,不怕累、不怕晒,桑园的这头钻进去,却不知又从哪里出来...这样的记忆每回忆一次,就笑一次。
书上说,“于嗟鸠兮,无食桑椹”,类似斑鸠食桑椹则醉的说法很早就听说过,在东河南民俗旅游度假村,大片的桑园麦田给了这些鸟儿生存的空间,麻雀、喜鹊这类和我们一样,也是来吃桑果的。它们可挑剔的许多,专吃紫透的,啄个一两口又飞到对面的麦田里了。
在东河南村,大片的桑树园显然不是为了卖桑果,村民告诉我们桑树主要是为吐丝的蚕宝宝准备的,很多游客或市民都来这里免费采摘...善良的村民不是商人,没有收过游客一分钱。忽然感觉,也许在我们内心深处,所怀念的不只是桑果的味道,更有现代人缺失的本真和村民的善良。
东河南不仅是桑葚的吸引,本村民风淳朴,渔村风情原汁原味,拥有扇子面、海知了等稀有的海产品,小编会陆续跟大家介绍推出。
注: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,如有需要请联系 904075747@qq.com 删除。